鸠摩智上少林寺挑衅,使遍七十二绝技,方丈群僧无不骇然。这时,小和尚虚竹跑过来,只瞅了一眼,
就说:“这位大师用的明明是小无相功嘛。”鸠摩智慌了。一般人看到的是招数,厉害的人看到的是内功。
陆游说:“汝欲学作诗,功夫在诗外。”
你在一个行当里面学到的都是招数,是行业规矩,它保证你有资格进入这个领域。
但是,在这个领域你能达到多深的造诣,这是内功,内功的训练,可能往往要超出这个领域之外。
所以,少林寺诸高僧抱着七十二绝技的招数啃,一人啃一门绝技,啃到头最多一人身兼十三门绝技,
根本无法和番僧鸠摩智相抗衡。
要身兼七十二门绝技,那就要用到内功心法,内功心法在哪呢?不在武学书里,在佛经里。
听一个人说话,并不一定能了解他的真实想法,他的真实观点可能不是他想要表达出来的。
但你如果留意他说话的方式,细心的话,就能抓住他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态度,
因为他的表达方式是和思维方式相关的,而思维方式一定会影响到他的真实观点,想隐藏真实观点很容易,
但想隐藏思维方式却很难。就像一个习武之人,隐藏招数很容易,但隐藏内功就太难了。
孔子说:视其所由,观其所以,察其所安,人焉廋哉?
孔子说:“看他的所做所为,考查他的经历,观察他的兴趣。这个人还能够隐瞒什么呢?
所由、所以、所安,这些都是内功。
你把招数丢掉,去看内功,这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藏的了。
但有一个前提,你的内功要比他高。